教学目的

1.让学生感受龙的象征精神,了解龙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。

2.能够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,对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读音准确,掌握一些生词的意义,能够准确地书写这些词语,并能够恰当运用。

3.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句式,并能运用此句式进行口头表达、书面表达。

4.能掌握课文内容要点,并对文中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。能讲述一个类似的本国的文化象征故事。

【教学重点和难点】

1.重点掌握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:

象征  身影  望子成龙    尊贵   崇拜   氏族  作为  标志   智勇双全   力大无比   威猛    无所不能   寄托   保佑   拯救  吉祥

2.理解书写下列与龙相关的成语:

龙飞凤舞   龙马精神   攀龙附凤   车水马龙   龙腾虎跃   鱼龙混杂  藏龙卧虎

3.掌握下列语言特点的用法:

“可见”“所+动词+的”“光”

教学步骤

1.复习第十一课中的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。

1)先要检查课文熟练朗读情况,要求学生注意字音。下来听写重点词语,可叫12名学生到黑板上写,其他同学在练习簿上写,完后2人交换订正修改,再一起订正修改黑板上所写,加深印象。

2)读写课文中的重点句子。

2.导入新课。

1)教师展示收集到的龙的图片,并播放舞龙、赛龙舟的视频,请学生说出图片中的动物是什么。

2)教师将图片中的龙局部放大,让学生联系自己见到的其他动物来比较,初步感受龙的来源。

3)趁机诱导,转入对本课的学习。

3.读课文,理解关键字词。

1)认读生字。先让学生读,教师订正,然后教师领读,最后学生自读。读熟练后,在练习簿上每词抄写三遍,记准这些生字。

2)重点词语学习。(参见《教师用书》第126128页)

4.语言点解释。(参见《教师用书》第128129页)

5.展示或播放画龙点睛的故事、叶公好龙的故事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

6.课文学习。

1)教师领读课文后,学生自读,在学生读过23遍后,教师检查学生朗读情况,最好采用一人一段的方法,让多个学生参与。

2)分两组研讨课文,主要回答以下问题:

龙是怎么来的?龙的样子如何?

中华民族为什么被称为“龙的传人”?

龙和皇帝有怎样的联系?

传说中的龙有哪些奇特的本领?在中国,人们把龙当做什么来看待

3)学生当堂完成课后“课文理解”的练习题。

4)学生质疑,教师解答。

7.播放哪吒闹海的视频,引导学生认识龙的本领,及其含意的多样性。

8.与龙有关的成语。

教师将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、例句展现在大屏幕上,供学生自学、练习。

龙飞凤舞   龙马精神   攀龙附凤   车水马龙   龙腾虎跃   鱼龙混杂  藏龙卧虎

9.小结,布置课后练习。

1)(2)(参见《教师用书》130页)

 (3)播放歌曲《龙的传人》让学生听、学、唱,感受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中国文化的感染力。 

(作者:李红乾)

为了让小朋友和大朋友把汉字玩得更爽,我们还精心做了“汉字猜猜”系列游戏和“就爱猜字”,它们在苹果和安卓上长这样——



欢迎关注"如果汉字"微信公众号     

如果智培微信公众号

MIP移动版     AMP移动版


咨询电话
微信公众账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