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節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,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。
想要弄明白端午,我們得從“端”字和“午”字說起。
“端”字由“立”和“耑”組成,“立”是站得直、站得正;“耑”(讀duān或zhuān)是形旁也是聲旁,“耑”字形是植物初生的嫩芽破土直出,取它“直”和“開端”的含義;“端”的本義就是正、直、開端。
《說文解字》這樣解釋“午”:午,逆反。在地支中,“午”代表五月,這時地里的陰氣逆反陽氣,從地面冒出。從這樣的解釋可以看出,“午”是“忤”的本字,表示忤逆,也就是叛逆、不順從。
早期的“午”在字形上也像一把舂米的杵,所以也是“杵”的本字。後來“午”用作干支名稱,就在“午”旁邊加了木字旁,另造了“杵”字。
午是地支的第七位,對應的生肖是馬。地支也可以用於計時,古時候卡一個時辰是現在的兩個小時。午時,就是中午11點到1點。
午時正是一個前後相交的時段,在此之前稱上午,在此之後稱下午。12時左右便稱中午、正午。這“中”“正”二字,正說明了午時是一個中點。同樣,半夜也是一個中點,由此分出了上半夜和下半夜,半日稱“午”,半夜也稱“午”,所以半夜又稱為“午夜”。
“端午”從字面上還有“端五”、“重五”、“重午”等名稱。“端”有開頭、初始的意思,每月的頭一個五日就是“端五”。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“端”來稱呼,五月初一就是端一,初二為端二,初五就是端五。
按地支順序,農曆的正月開始為寅月,第五個月正是“午月”,而午時又為“陽辰”,所以端午也叫“端陽”。“午”在古代也與“五”通用,又因為五月初五的月日數相同,人們又稱端午節為“重五節”或“重午節”。
端午節起源於古代百越地區(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),這些地區崇拜龍圖騰,端午節本是這些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。賽龍舟就來自這種圖騰祭祀的活動。後來因為戰國時期的楚國(今湖北)詩人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抱石跳汨(mì)羅江自盡,人們就將端午節作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(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等說法)。
富於想象力的中國人是這樣把屈原和端午節聯繫起來的:秦軍攻破楚國京都,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,心如刀割,就在農曆五月五日,寫下了絕筆作《懷沙》,抱著石頭投汨羅江自盡,以自己的生命明志。屈原投江后,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,一直行至洞庭湖,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。那時恰逢雨天,當洞庭湖上的船家得知屈原沉江,也都冒雨出動,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,龍舟競賽就是這麼來的。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屈原的身體,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,這樣魚蝦有了吃的,就不會糟蹋屈原的屍體,吃粽子的習俗就是這樣來的。
端午節正值夏至,端午節的習俗也大多適應時令,如適合夏季的戶外活動賽龍舟;更多的是應對夏季蚊蟲多的驅病辟邪活動:如掛艾草、系五彩繩、吃粽子、沐蘭湯、以雄黃畫額、戴香包、避五毒、採藥採茶、飲雄黃酒……
如果漢字,講述漢字的how and why,從漢字開始的國學,開啟十一維思維模式!
如果漢字,最聰明的漢字學習法。有3-12歲分級課程,歡迎合作。
聯繫方式:gehui@incasedo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