驚蟄,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,標志著仲春時節的開始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里這樣解釋“驚蟄”:“二月節……萬物出乎震,震為雷,故曰驚蟄,是蟄蟲驚而出走矣。”大意是說,驚蟄就是春雷的響聲把藏起來冬眠的動物驚醒。
在這個節氣之前,冬眠的動物(比如蛇、蚯蚓、青蛙、刺蝟、熊……)入冬藏伏在土中,不飲不食,稱為“蟄”(“蟄伏”一詞就是這麼來的);天上的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,稱為“驚”。因此驚蟄時節,蟄蟲驚醒,天氣轉暖,漸有春雷,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。
“蟄”是動物蟄伏的狀態,不是單指蟲,雖然它的部首是“蟲”,在古代,“蟲”可以是一切動物的通稱。“蟲”的甲骨文字形是蛇形,表示的也是蛇,後來才變成昆蟲的統稱。
“蟄”字上面的“執”是聲旁,也有表意的作用,“執”本指捉拿罪犯,有使其屈服不妄動的意思,在這裡表示蟲冬眠則伏而不動。“蟄”的本義就是動物冬眠,藏起來不食不動。
我們的24節氣,按照節氣的物候(就是動植物的生長、發育、活動規律對節候的反應),把每個節氣分成三候,每5天一候。
驚蟄的三候是:一候桃始華、二候倉庚鳴、三候鷹化為鳩。
一候桃始華,是說驚蟄后的頭五天,桃花開始開花。
二候倉庚鳴,就是驚蟄后第二個五天,黃鸝開始鳴叫。倉庚是黃鶯(也就是黃鸝)的別名。
《章龜經》這樣解釋“倉庚”:“倉,清也;庚,新也;感春陽清新之氣而初出,故名。”倉庚這個別名,表達了黃鶯外形如春,歌聲清亮,在陽春鳴叫,分外動聽。
三候鷹化為鳩。從字面意思看,是說在驚蟄的最後五天,鷹會變成鳩。
我們就重點說說這驚蟄第三候的“鷹化為鳩”是怎麼回事。
“化”由亻和七組成,亻是正立的人,“七”在這裡是從倒立的人演變來的,二人一正一反,以示變化、轉化。
“化”字很玄妙,在古人看來,它是相互轉化的,也就是能變過去也能變回來。而單純的“變”卻只能作為質變的一個最終結果。就拿鷹化為鳩來說,春天鷹化為鳩,秋天鳩又化為鷹。所以才說是“化”為,不說“變”成。
《王制》上說:“鳩化為鷹,秋時也。此言鷹化為鳩,春時也。以生育肅殺氣盛,故鷙鳥感之而變耳。孔氏曰:化者,反歸舊形之謂。故鷹化為鳩,鳩復化為鷹,如田鼠化為鴽(rú,古書上指鵪鶉類的小鳥),則鴽又化為田鼠。若腐草為螢,鴙(zhì,野雞)為蜃(蜃龍),爵(同“雀”)為蛤,皆不言化,是不再複本形者也。”
這段話不難懂,關鍵點是說,化,就是能變回原形。就像鷹能化為鳩,還能變回鷹;田鼠能化為鵪鶉,還能變回田鼠。但是像腐草變為流螢,野雞變為蜃龍,雀變為蛤,都不能說“化”,因為它們不會再變回原來的樣子。
不過,鷹又是怎麼化為鳩的呢?
《章龜經》說:“仲春之時,林木茂盛,(鷹)口啄尚柔,不能捕鳥,瞪目忍飢如痴而化(為鳩),故名曰鳲鳩。”
鳲鳩(shī jiū)就是布穀鳥,上體灰褐色,下體白色,有暗色的橫斑。布穀鳥最大的特點是雙音節叫聲,並把卵產在別的鳥巢中為它孵化。
《鳲鳩》也是《詩經》中的一篇。全詩四章,每章六句,感嘆人生短暫而漂零。
《詩經·國風·曹風·鳲鳩》:
鳲鳩在桑,其子七兮。淑人君子,其儀一兮。其儀一兮,心如結兮。
鳲鳩在桑,其子在梅。淑人君子,其帶伊絲。其帶伊絲,其弁伊騏。
鳲鳩在桑,其子在棘。淑人君子,其儀不忒。其儀不忒,正是四國。
鳲鳩在桑,其子在榛。淑人君子,正是國人。正是國人,胡不萬年。
其實從科學上講,鷹和鳩並不能變來變去,而是在驚蟄節氣前後,動物開始繁殖,鷹和鳩的繁育途徑大不相同,附近的鷹開始悄悄地躲起來繁育後代,而原本蟄伏的鳩開始鳴叫求偶,古人沒有看到鷹,而周圍的鳩好像一下子多起來,他們就認為是鷹化成了鳩。
[姬地鳩]
元末明初有位大軍事家和思想家也寫過《鷹化為鳩》的寓言,那就是明朝的開國元勛劉基(即劉伯溫)。劉基通經史、曉天文、精兵法,被後人比作諸葛武侯。在文學史上,劉基也與宋濂、高啟並稱“明初詩文三大家”。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“三分天下諸葛亮,一統江山劉伯溫”的說法。
在劉基所著的《郁離子》中,就有一篇《鷹化為鳩》,大意是說:岷山的鷹化為鳩以後,羽毛、爪子和嘴都像鳩一樣了。它飛翔在樹林之間,見群鳥飛上飛下聚集在一起,竟忘了自己是鳩了,突然發出鷹的鳴叫聲了,群鳥以為是鷹,和順地伏在地上。過了好長時間,有一隻烏鴉隱藏在茂密的草木下窺探它,只見它的爪子、嘴和羽毛都像鳩而不是鷹,就出來揭穿它、羞辱它。鳩倉皇不知所措,想博斗,但爪子和嘴全都無用了,只好鑽入灌木叢中躲起來。烏鴉還呼喚它的同夥就去驅趕它,鳩狼狽不堪。郁離子說:“鷹是天下凶猛的鳥,而化為鳩,便已經失去了它所依仗的技能了,卻發出鷹的叫聲而自取其困,所以聰明的人安於受命,而又有很大的容忍力。”
劉伯溫表達的是:本來鷹化為鳩就已經很不明智;但是既然化為了鳩,就要把自己當成鳩,安於受命,懂得蟄伏,誰說不能再變回鷹呢?
一句鷹化為鳩,能從物候出發,產生無窮無盡的想象和哲學。雖然不那麼科學,甚至有點玄幻,卻也反映了古人觀察的細緻、對萬物的認知。
如果漢字,講述漢字的how and why,從漢字開始的國學,開啟十一維思維模式!
如果漢字,最聰明的漢字學習法。有3-12歲分級課程,歡迎合作。
聯繫方式:gehui@incasedo.cn